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表
2021年12月13日,2021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發(fā)展論壇(2021 ICV Test & Pilot Symposium,ICVTP)期間,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盟(CAICV)正式發(fā)布《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框架定義為“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基礎支撐關鍵技術”三個部分,根據各具體標準在內容范圍、技術等級上的共性和區(qū)別,對三部分做進一步細分,形成內容完整、結構合理、界限清晰的10 個子類(如下圖所示)。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框架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主要包括環(huán)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執(zhí)行、系統設計、專用通信與網絡、大數據及信息服務、車路協同與網聯融合、安全、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測試評價與示范推廣等10 個子類,根據行業(yè)需求、技術發(fā)展趨勢及團體標準工作定位,在《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 版)梳理識別出的93 項團體標準項目和18 項研究項目(含ICV 分標委與聯盟聯合開展的研究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至212 項團體標準項目和13項研究項目,詳見下表。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表 | |||
標準項目及分類 | 項目類型 | 狀態(tài) | |
車輛關鍵技術(100) | |||
環(huán)境感知(110) | |||
1 | 智能傳感器技術發(fā)展趨勢及標準化需求研究 | 研究項目 | 預研 |
2 | 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環(huán)境信息系統接口規(guī)范 | 研究項目 | 己完結 |
3 |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視覺傳感器離線檢測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4 | 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前向視覺感知性能測評要求和方法第1部分:測試方法及指標定義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5 | 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前向視覺感知性能測評要求和方法第2部分:ACC測評場景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6 | 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前向視覺感知性能測評要求和方法第3部分:AEB測評場景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7 | 智能網聯汽車激光雷達感知評測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8 | 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毫米波雷達感知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9 | 車載角向毫米波雷達系統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毫米波角雷達感知性能測評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攝像頭硬件性能要求及測評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2 | 車載高精度衛(wèi)星定位與高精度慣性導航融合系統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籌備立項 |
13 | 自動駕駛融合感知第1部分:系統架構設計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 | 自動駕駛融合感知第2部分:功能模塊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籌備立項 |
15 | 自動駕駛融合感知第3部分:數據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6 | L4無人小巴融合感知系統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7 | 面向功能型任務的汽車環(huán)境感知系統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8 | 功能型無人車傳感器接口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團體標準 | 預研 | ||
智能決策(120) | |||
1 |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決策機制研究 | 聯合研究 | 預研 |
2 | 智能網聯汽車交通信號預警系統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3 | 汽車功能任務決策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控制執(zhí)行(130) | |||
1 | 企業(yè)定制場景的自動駕駛功能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智能網聯汽車對關聯系統性能要求及測試評價(底盤、動力、冗余電源等系統)需求研究 | 聯合研究 | 預研 |
3 | 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底盤技術發(fā)展趨勢及標準化需求研究 | 研究項目 | 預研 |
4 | 汽車液壓制動系統ABS/ESC電磁閥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5 | 乘用車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第1部分:驅動系統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6 | 乘用車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第2部分:制動系統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7 | 乘用車自動駕駛線控底盤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第3部分:轉向系統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8 | 功能型無人車多輪分布式驅動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功能型無人車多輪獨立轉向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功能型無人車獨立作動車輪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系統設計(140) | |||
141 | 新型電子電氣架構 | ||
1 | 車載音視頻橋(A VB) 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2 | 車載時間敏感網絡(TSN) 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車載時間敏感網絡中間件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汽車以太網診斷技術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汽車數據線供電(PoD L) 系統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智能汽車用數據分發(fā)服務(DDS) 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7 | 汽車以太網交換機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8 | 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輛數據接口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面向服務的電子電氣架構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任務模塊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模塊與平臺模塊插接技術要求 | ||
142 | 人機交互界面 | ||
1 | 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顯示與交互原則研究 | 研究項目 | 預研 |
2 | 車載視覺信息漢字顯示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己送審 |
3 | 基于人機功效學的車載聲音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汽車人機多模態(tài)交互技術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典型告警場景及告警技術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汽車智能座艙人機交互安全評價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7 | 功能型無人車報警信號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功能型無人車人機交互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3 | 計算平臺 | ||
1 | 車控操作系統功能軟件架構及接口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2 | 車用操作系統虛擬化管理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車控操作系統中間件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車用操作系統開發(fā)工具鏈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車用操作系統內核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智能網聯汽車車控操作系統功能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7 | 應用于自動駕駛功能的執(zhí)行器接口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車控操作系統面向硬件的接口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功能軟件和系統軟件層間接口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車控操作系統內核與中間件接口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視覺感知計算芯片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10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12 | 智能網聯汽車計算芯片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3 | 智能網聯汽車視覺感知芯片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 | 智能網聯汽車雷達射頻芯片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5 | 智能網聯汽車通訊芯片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6 | 智能網聯汽車C-V2X芯片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7 | 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定位芯片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8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芯片電磁抗擾性能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9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芯片能耗及散熱性能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0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芯片接口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1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任務軟件系統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信息交互關鍵技術(200) | |||
專用通信與網絡技術(210) | |||
1 | 汽車網聯技術應用現狀及標準化需求研究 | 聯合研究 | 已完成 |
2 | 基于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直連通信系統路側單元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發(fā)布 |
3 |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第一階段 | 團體標準 | 己修訂 |
4 |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第二階段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5 |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路協同云控系統C-V2X設備接入技術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己送審 |
6 |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路側終端運維管理平臺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智能網聯汽車V2X系統預警應用功能測試與評價規(guī)程 | 團體標準 | 己送審 |
8 | 基于車路協同的高等級自動駕駛數據交互內容 | 團體標準 | 己發(fā)布 |
9 | 高等級網聯協作式應用及應用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自主代客泊車車-場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意圖與協作類應用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2 | 基于V2X的交通效率類應用場景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3 | 基于V2X的信息服務類應用場景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 | 基于5G的遠程遙控駕駛通信系統總體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聯合立項 |
15 | 汽車功能任務模塊與智能駕駛模塊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6 | 功能型無人車單車與云端調度系統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大數據及信息服務(220) | |||
1 | 車聯網數據采集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2 | 車輛信息服務平臺架構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車輛信息服務平臺總體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車輛信息服務平臺界面接口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車輛信息服務平臺數據管理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網聯車輛遠程管理與數據上傳企業(yè)平臺接口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智能網聯汽車線上零售服務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車載數字多媒體廣播服務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功能型無人車云端監(jiān)控與調度平臺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智能網聯汽車面向群體運營的云端調度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車路協同與網聯融合(230) | |||
1 | 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融合分級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車路協同信息物理系統應用業(yè)務數據集to r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車路協同信息物理系統總體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車路協同信息物理系統應用與接口管理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車路協同路側基礎設施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面向車路協同的智能道路(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分級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面向車路協同的路側感知系統網聯接口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面向車路協同的車載單元(OBU) 數據開放接口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面向車路協同的車載單元與CAN總線接口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路側智能協同感知系統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室內定位場景下坐標轉換與應用場景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2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1部分:系統組成及基礎平臺架構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13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2部分:車云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14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3部分:路云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15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4部分:云云數據交互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6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5部分:平臺服務場景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17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6部分:平臺服務質量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8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7部分:安全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9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8部分: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0 |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第9部分:建設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1 | 基于公用通信網絡的C-V2X車聯網區(qū)域應用云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22 | 自動駕駛車輛企業(yè)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3 | 功能型無人車群體協同感知與控制功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4 | 功能型任務路側裝備系統功能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基礎支撐關鍵技術(300) | |||
安全(310) | |||
311 | 信息安全 | ||
311.1 | 智能車輛信息安全 | ||
1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端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2 | 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端信息安全測試規(guī)程 | 團體標準 | 己報批 |
3 | 車載應用軟件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汽車CAN網絡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汽車LIN網絡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聯合研究 | 預研 |
6 | 汽車信息安全日志格式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車載USB接口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入侵檢測技術要求 | 聯合研究 | 預研 |
9 | 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升級(OTA) 網絡安全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車載毫米波雷達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聯合研究 | 預研 |
11 | 車載激光雷達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聯合研究 | 預研 |
12 | 車載攝像頭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聯合研究 | 預研 |
13 | 智能網聯汽車計算芯片信息安全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任務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11.2 | 通信網絡信息安全 | ||
1 | V2X車載終端安全芯片處理性能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已送審 |
2 | 汽車無線局域網(WLAN) 通信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汽車藍牙通信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汽車無線射頻識別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11.3 | 云端平臺與基礎設施信息安全 | ||
1 | 路側通信單元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信息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智能網聯汽車云平臺攻擊溯源與取證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智能網聯汽車云平臺主機信息安全防護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功能型無人車遠程操控終端信息安全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功能型無人車云端監(jiān)控與調度平臺信息安全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12 | 數據安全 | ||
1 |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共享安全要求 | 團體標準 | 己發(fā)布 |
2 |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管理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分級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評估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13 | 預期功能安全 | ||
1 | 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場景要素及管理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2 | 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量化評價方法第1部分:整車級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量化評價方法第2部分:系統級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量化評價方法第3部分:部件級 | 團體標準 | 預研 |
高精度地圖與定位(320) | |||
321 | 地圖數據存儲格式、數據模型與交換格式相關標準 | ||
1 |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地圖采集要素模型與交換格式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2 | 自動駕駛地圖動態(tài)信息數據交換格式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3 | 自動駕駛地圖物理存儲格式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車用矢量地圖格式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地理數據位置參考協議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自動駕駛地圖數據質量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322 | 傳感器數據與云平臺交互相關標準 | ||
2 | 自動駕駛路側傳感器數據交換格式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323 | 高精度地圖數據與輔助駕駛功能單元交互相關標準 | ||
1 | 高精度地圖與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數據接口協議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自動駕駛地圖數據應用交互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24 | 高精度地圖與導航地圖交互相關標準 | ||
1 | 高精度地圖與導航地圖協工作交互協議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25 | 車路協網高精度地圖交互相關標準 | ||
1 | 基于V2X的高精度地圖動態(tài)信息適配場景及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高精度自動駕駛地圖與V2X地圖轉換方法及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26 | 高精度定位相關標準 | ||
1 | 自動駕駛路側感知定位技術條件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2 | 基于衛(wèi)星地基增強的車輛定位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3 | 道路高精度電子導航地圖生產技術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車載衛(wèi)星終端通用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車載導航定位系統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自主代客泊車地圖與定位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征求意見 |
7 | 基于5G-V2X的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定位系統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27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安全相關標準 | ||
1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功能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加密、傳輸與存儲安全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信息更新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測試評價與示范推廣(330) | |||
331 | 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數據類標準 | ||
1 | 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數據圖像標注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2 | 智能網聯汽車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標注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發(fā)布 |
3 | 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數據采集平臺搭建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己立項 |
4 | 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數據采集要求及實施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智能網聯汽車原始場景數據格式要求及處理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智能網聯汽車自然駕駛場景提取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7 | 智能網聯汽車自然駕駛場景生成測試用例的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智能網聯汽車自然駕駛場景采集區(qū)域選擇和道路規(guī)劃的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9 | 智能網聯汽車無線通信環(huán)境場景描述要求及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智能網聯汽車駕駛員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庫建設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32 | 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應用類標準-仿真測試 | ||
1 | 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自動駕駛模型在環(huán)(MIL) 測試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自動駕駛硬件在環(huán)(HIL) 測試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自動駕駛車輛在環(huán)(VIL) 測試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33 | 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應用類標準-物理測試 | ||
1 | 智能網聯汽車特殊自然環(huán)境自動駕駛功能場地試驗方法及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設計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3 |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qū)運行組織與管理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試驗監(jiān)管系統技術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已送申 |
5 | 車路協網路側單元監(jiān)管數據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車路協同車載單元監(jiān)管數據通信協議及數據格式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駕駛員能力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8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路側目標物技術要求第1部分:波形梁護欄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9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路側目標物技術要求第2部分:水泥樁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0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路側目標物技術要求第3部分:水泥路牙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1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路側目標物技術要求第4部分:草地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2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環(huán)境模擬裝置第1部分:燈光模擬器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3 | 智能網聯汽車功能測試用環(huán)境模擬裝置第2部分:雨霧模擬器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4 |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危險場景封閉場地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15 | 自主代客泊車停車楊建設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珍研 |
16 | 功能型無人車總體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珍研 |
334 | 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應用類標準-評價方法 | ||
1 | 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評價指南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2 | 功能型無人車術語、定文與設計運行區(qū)域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任務性能評通用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35 | 輔助駕駛功能&自動駕駛功能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標準 | ||
1 | 乘用車倒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2 | 商用車預見性巡航系統技術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已立項 |
3 | 記憶泊車系統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自主代客泊車系統總體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已發(fā)布 |
5 | 自主代客泊車系統測試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高速公路領航系統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智能網聯汽車“多支柱”測試方法研究 | 研究項目 | 預研 |
336 | 示范應用與推廣 | ||
1 | 自動駕駛限定區(qū)域商業(yè)化運營認證規(guī)范第1部分:區(qū)域公交客運 | 團體標準 | 預研 |
2 | 自動駕駛限定區(qū)域商業(yè)化運營認證規(guī)范第2部分:區(qū)域物流運輸 | 團體標準 | 預研 |
3 | 自動駕駛限定區(qū)域商業(yè)化運營認證規(guī)范第3部分:營運調度系統 | 團體標準 | 預研 |
4 | 自動駕駛商業(yè)化運營區(qū)域認證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5 | 無人駕駛公交車(Robo bus) 場站設計技術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6 | 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與管理規(guī)范 | 團體標準 | 預研 |
7 | 智能網聯汽車保險服務要求 | 團體標準 | 預研 |
8 | 功能型無人車功能任務示范應用指南 | 團體標準 | 預研 |